找到相关内容2450篇,用时7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王如意宝:岩洞老人颤抖道歌

    精进行善法,此后与法相遇则极难。 彼者具有法相之上师,以欢喜心传深教言, 难得如意宝珠无法比,不应舍弃彼教当修持。 值遇圣教三乘法船时,应当渡过轮回大苦海, 若不到达解脱之彼岸,之外... 佛陀以及佛子三密舞,九乘佛法引导大车轨, 恭敬祈祷大恩上师父,说教言当利诸众生。 获得善基人身之此时,若不获得解脱之坚地, 恐怖险地恶趣漂泊时,诸善之名亦是难听闻。 寿命无常犹如日落...

   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著 益西彭措堪布译

    |法王如意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19235010161.html
  • 知义法师答:我学佛很久,听说禅好,马上学禅;说净好即学净;又闻密能即身成佛,则弃禅净而学密,怎么办?

    众生,根性下劣,难以成办。如说现在的人,比古人要聪明若干万倍,从前连飞机也没有,现在能登陆月球;古代打仗用戈矛,现在用飞弹,怎能说下劣呢?这是识心用事,越发达,所造的恶业越多,去佛也就越远。现在整个...  知义法师答:由此看来,你想了生死的倒很真切,可是在技术上则欠妥当。无论做任何一件事,都要专心致志,慎终如始,才能成功,若是见异思迁,必定一事无成。大德之病无他,缺少恒心而已。   其实佛法是...

    知义法师

    初机学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393411622.html
  • 破戒之后

    走开了。  “众比丘见,就问佛祖:‘佛祖,为什么要答应这个醉汉出家的要求呢?他本无,现在又逃到世俗中去了’。”  “佛祖回答道:‘这个婆罗门,在以往的无数劫中,都没有产生过出家的心思,现在,他因为喝醉了酒的缘故,微有一点儿出家求道之了。因为有了这种因缘,他以后一定能够出家得道。”’  比丘尼说到这里,看了众贵妇人一眼,又接着说:“像这样种种因缘,说明出家的好处,功德没有限量。因此,在凡俗中虽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205916341.html
  • 冈波巴:修行的魔障和除遣方法

    想成“(真)我”或自己,但之体性是空明无可认持,也断灭不了的,明体亦是没有依处的,见到这赤裸裸的明体就算是有了道上的契悟了。    然则,之体性”究竟是怎样的呢?它非有亦非无,非常亦非断...除遣,这是说修慈悲观的人就像是母亲对儿子一样不能对他作任何损害的。    二、是观(诸法)如梦如幻,由观空性来遣除障碍,因为毕竟没有能损者和被损者的缘故。    三、是明了这些魔障皆是所变现的...

    法王冈波巴开示

    |防魔|降魔|冈波巴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21415317423.html
  • 给现代人的信

    最重要的是要修持慈心与悲心以解脱众生的痛苦。多想、多观照他人,少我执。以平等来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快乐与痛苦。倘若凡事存有善念、利他的动机,不仅个人-己世可以获得幸、满足,必也能为一切众生带来...同样的想法,同具;所以不论如何地看重自己,“我”还是只有一个人,而“他”不论如何地不重要、不好,却是广大无边的众生。 总之,为了自己得到快乐,而利用、不睬他人是不好的,并非正道。能为无边...

    敏令堪钦仁波切

    |慈悲|菩萨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1080334543.html
  • 智随法师答:带着自私的能往生吗?

    法师答:南无阿弥陀佛:   求生西方之人,可以求早日往生。虽有,亦当随顺因缘,任弥陀安排.只管一心求往生,念佛待来迎。今日往生也好,明日往生也好,一切任其自然,不必燥妄过求。世间之苦是增上我们的往生心,以此而用于念佛即可。于念佛之时,若能作已死想,则必有大益。引用两段印光大师的法语以作参考:      念佛之人,当存即得往生之.若未到报满,亦只可任缘.      祈将「决定刻期」...

    智随法师

    智随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1/15071834633.html
  • 世界同体包容须从净心开始

    来智慧德相,如如平等”。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。世界同体包容,须从识得一真心开始。  何为真心  前佛后佛,以心传,不立文字。佛佛道同,不离一心。语言文字,三藏十二部,如筏喻者,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若...的本心,皆是你本佛。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;离心外,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。  即即佛  心外无佛,佛外无心,即即佛。心若虚空,取不得舍不得。若欲觅佛,须是见性,见性即是佛。如果不见性,念佛、诵经、...

    通智(能持)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4439412.html
  • 略论《六祖坛经》之自性与自

    除三障”(8)。    也就是烦恼即菩提的说法。因面二者之间区别在于一个转“”与没有一个可断的“烦恼”。所以说迷起一切烦恼,烦恼也不离。一旦悟便起无边的妙用,妙用也不离,妙用烦恼,功用虽殊,但在迷在悟,不异。欲求佛道,须悟。迷悟之也就是慧能大师所说的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。这也是慧能禅学的根源,也是禅宗核心思想的根源。慧能大师对的这个概念,认为“”并不能表达“真心”。“”...

    真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4149701.html
  • 弥陀十念法

    众生,来我道场受我教化,证心源。   上是因位一重自利利他。今是果位一重自利利他。观已仍莲花合掌,徐徐出定。   迷由此,悟后仍归,故还作末敷莲也。   法若能常行,则六度万行一切因果...  1、先于静处结跏趺坐,摄念澄心,端身调息。   为前方便,为初心行者言之。设久修观行之人,随时随地皆可行之。   2、结末敷莲花印即莲花合掌,乃凡夫八叶肉团心也,观想右五指是西方五智庄严之...

    持松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5052992.html
  • 善知识的话

    善知识的话 /Ajaan Buddhadasa(佛使比丘)   什么是“精神的疾病”呢?它的细菌寄生在“我们”和“我们所有”、“我”和“我所有”的感觉上,而且片刻不离。心中的细菌首先发展成“我”和“我所有”的感觉,然后在自我中心的作用下,变成贪、嗔、痴,替自己和别人带来烦恼。这些都是精神疾病的病症。为了方便记忆起见,也许可以称之为“我”和“我所有”的疾病。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“我...

    佛使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4853191.html